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證,聖經早於七世紀前半期(中國唐朝)已由西方通過景教傳入中國,並被譯成中文。景教由主教阿羅本(Alopen)帶同教士,於公元625年(唐貞觀九年)到達長安後傳入。另據意大利托缽僧卡皮泥(Friar John of Plano Carpini)所著《蒙古史》,及法國方濟會羅伯魯的威廉(Friar William of Rubruck)的遊記所述,景教聖經譯本早於天主教之前傳入中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立碑於781年,此碑立於長安,由景淨撰述,呂秀巖書寫。碑文的體裁詩歌散文參半,共分四段,分別為教義、景教概況、頌詞、教徒署名。
十三世紀末(1294年),天主教方濟會教士若望.孟高維諾(John of Montecorvino)在中國傳教,並將詩篇(聖詠)與新約全書譯成韃語(蒙古語),譯作為《孟高維諾譯本》,此版本被認為是最早的中國天主教聖經譯本。
十六世紀,利瑪竇(Matteo Ricci)等傳教士也翻譯了一些聖經要義或記事的介紹。其中包括利瑪竇和羅明堅翻於1584年所譯的中文版《祖傳天主十誡》。
約1700年,巴黎外方傳教士巴設(L. Basset)將拉丁文聖經翻譯成中文,包括四福音的合編和保羅書信(羅馬書至希伯來書)第一章,被稱為《巴設譯本》,此為第一本天主教中文聖經。
第二本天主教中文聖經譯作成書於十八世紀末,由耶穌會士賀清泰(Louis De Poirot)將舊約和大部分的新約由拉丁文通行本譯成中文。《賀清泰譯本》又名《古新聖經》,翻譯根據是武加大譯本,此譯本沒有出版,原稿存於北京北堂圖書館。
除譯自拉丁通行本的中文譯本外,亦有由吳經熊博士於1946及1949年翻譯自英文及法文的《聖詠譯義初稿》及《新經全集》。
現今華人的天主教聖經,也稱《思高譯本》。1945年,方濟會士雷永明神父(Gabriel M. Allegra. OFM)於北平創立思高聖經學會,學會的十多位方濟會士費時16年,通力合作翻譯了全本聖經原文,並加引言、註釋及附議等,共十一卷,並再次耗時5年反复修訂,終於1968年出版聖經合訂本。
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是來自蘇格蘭的倫敦差傳會的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他於1804年申請到中國傳教,1807年到達廣州,並從事中文翻譯的的工作。《馬禮遜譯本》以《大英博物館稿本》、《巴設譯本》、《賀清泰譯本》為依據。1810年,馬禮遜出版了重譯的使徒行傳。1811及1812年出版了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其後在大英聖書公會的資助下,馬禮遜續譯新約其他各卷,並於1814年在廣州出版。
第二位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是來自倫敦差傳會的米憐(William Milne),他與馬禮遜合譯舊約聖經,於1819年完成,在馬六甲出版。《馬禮遜譯本》(《馬禮遜米憐譯本》),又名《神天聖書》,全書於1823年在馬六甲刻板印行。此為第一本基督教漢譯聖經,譯文比較優越。
英國浸禮會傳教士馬士曼(Joshua Marshman)曾在印度塞蘭坡得到澳門土生土長的亞美尼亞裔青年拉撒的協助,合譯中文聖經。《馬士曼譯本》以《巴設譯本》為依據,新約於1816年出版,舊約於1822年以活字木板印刷出版,多為浸信會差會採用。
馬禮遜譯本》與《馬士曼譯本》獲稱「二馬譯本」,奠定了中文聖經翻譯的基礎。由於《馬禮遜譯本》受接納的程度比《馬士曼譯本》高,而且翻譯出版都在中國境內(《馬士曼譯本》在印度翻譯出版),因此目前世界公認《馬禮遜譯本》是第一本基督教漢譯聖經。
《四人小組譯本》以馬禮遜譯本為據加以修訂。新約(《新遺詔書》)於1837年完成,舊約完成於1840年,新約亦於1840年修訂,易名為《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譯者包括:普魯士人荷蘭差傳會的郭實臘(K.F.A. Gützlaff)、倫敦差傳會麥都思(W.H. Medhurst),裨治文(E.C. Bridgman),及馬禮遜之子馬儒翰(J.R. Morrison)。《四人小組譯本》的舊約絕大部分由郭實臘(K.F.A. Gützlaff)譯成。《四人小組譯本》的新約主要由麥都思(W.H. Medhurst)譯成。此譯本日後曾一度被太平天國軍隊採用,流傳民間。
1843年,第一次聯合差會會議在香港舉行,參與差會包括倫敦會、美國公理會、美國浸信會等。會議通過決議:由各差會會員成立「委辦譯本委員會」,以「公認版本」為藍本,並採用中國成語、文體及度、量、錢幣名稱,翻譯一本中文聖經。參與翻譯的人包括麥都思(W.H. Medhurst)、施敦力(J. Stronach)、米憐之子美魏茶(W.C. Milne)、裨治文(E.C. Bridgman)、理雅各(J. Legge)、克陞存(M. Culbertson)、叔未士(J.L. Shuck)等。後因人事變動及意見分歧而最後出現三個譯本。經協議,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神」版譯本,而英國聖經公會出版「上帝」版譯本,最後,新約於1852年面世,新舊約全書於1854年出版。此譯本成為《代表譯本》或《委辦譯本》(The Delegates Version)。
紐約大學神學博士裨治文(E.C. Bridgman)是美國公理會首位來華的傳教士。倫敦差會成員退出「委辦譯本委員會」後,四人翻譯小組原來的成員裨治文與美國長老會宣教士克陞存(M. Culbertson)合作,採用「神」的譯法,重譯《委辦譯本》新約,並自行翻譯舊約。此譯本較忠於原文,「God」譯作「神」。
《裨治文譯本》翻譯始於1851年,由美國聖經公會印行,新約出版於1859年,舊約於1862年出版。
由在曼谷傳教的宣教士高德(J. Goddard)修訂《馬士曼譯本》而完成採用《高德譯本》。高德負責新約及部分舊約的翻譯,羅爾悌和憐為仁則負責舊約的翻譯。《高德譯本》貼近原文文法格式,通順易讀,新約1853年在寧波出版,舊約於1868年出版,並為浸信會宗派沿用。
清末,基督教的第一本官話聖經《南京官話譯本》由麥都思(W.H. Medhurst)與施敦力(J. Stronach)翻譯。二位譯者也曾參與《四人小組譯本》及《委辦譯本》的翻譯。《南京官話譯本》的翻譯依據是官話重譯《委辦譯本》(白話文),翻譯始於1854年,新約於1857年出版。《南京官話譯本》是第一本白話文聖經。
第二個官話譯本是北京官話新約譯本,由五位居於北京及華北地區的英美宣教士所譯。譯者分別是:包約翰(J.S. Burdon),艾約瑟(J. Edkins),施約瑟(S.I.J. Schereschewsky),白漢理(H. Blodget),丁韙良(W.A. Martin)。
此譯本以《南京官話譯本》為依據,初版及改訂版分別於1866及1872年面世。這一譯本同時出版了「神」版及「上帝」版,是華北地區通用的譯本。
施約瑟(S.I.J. Schereschewsky)主教是俄國籍猶太人,於1859年達到中國學習中文和傳教。由他獨立完成翻譯的舊約官話譯本是第三個官話譯本,此譯本按《北京官話譯本》的體裁翻譯舊約,1875年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1878年,英國聖經公會通過將《北京官話譯本》(新約)與此舊約譯本合併出版。此合併版的聖經全書於中國境內見廣泛流傳。
居於漢口的楊格非(G. John)牧師完成了第四個官話譯本的翻譯,此譯本由他本人於1885年所著的淺文理新約譯本轉譯。此官話譯本的新約全書和舊約的一部分由楊格非牧師獨力完成。新約於1889年出版,適合南北各省人士閱讀。
漢口的楊格非(G. John)牧師是將聖經翻譯成淺文理的第一人。此淺文理譯本的新約部分出版於1885年,修訂版於1889年出版。舊約部分只譯至雅歌,出版於1905年。《楊格非淺文理譯本》採用淺文理文體翻譯,適合普羅大眾使用。
施約瑟(S.I.J. Schereschewsky)曾參與《北京官話譯本》的工作,後因患中暑致癱瘓,但他仍堅持修訂官話新舊約聖經。施約瑟主教的淺文理譯本靠他僅餘兩隻能活動的手指,逐字以羅馬拼音,歷時7年才完成,故又稱《二指版》。1895年,他將譯稿寫成漢文,於1902年在日本付印。《施約瑟淺文理譯本》文筆雅潔,詞句通順,在華北地區通用 。
1890年,集合英美各地聖經公會代表的傳教士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通過議案:推選各差會教士中有能力翻譯聖經的人員出來,共同翻譯一本可通用於各教派的譯本。及後,三個委員會(各五人)分別著手《深文理和合本》(文言)、《淺文理和合本》(比較淺白的文言)及《官話和合本》的翻譯。
深文理譯本以《英國修訂譯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為依據進行翻譯,由湛約翰(J. Chalmers),艾約瑟(J. Edkins),惠志道(J. Wherry),謝衛樓(E. Sheffield),及沙伯(M. Schaub)負責翻譯。在湛約翰和沙伯因故離任翻譯工作後,委員會聘用了福州的代表盧壹(J. Lloyd)及香港的皮堯士(T.W. Pearce)填補空缺。深文理和合譯本的翻譯過程雖歷經人事變更及庚子拳亂等變故,譯者們仍堅持審慎訂正,《深文理和合本》新約部分於1906年面世。
淺文理和合譯本以《英國修訂譯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為翻譯依據,由白漢理(H. Blodget),包約翰 (J.S. Burdon),紀好弼(R.H. Graves),葉道勝(J. Genähr),汲約翰(J.C. Gibson)擔任翻譯,在白漢理退出後,蘇州代表戴維思(T.W. Davis)代替了他的翻譯工作。《淺文理和合本》新約譯稿1900年完成,並於1904年出版。
在深、淺文理和合譯本翻譯出版期間,正值西方思想對中國文化的衝擊,舊中國文化沒落、新教育推行,淺白文體漸為風行,因此,各教會代表於1907年馬禮遜來華100週年紀念會上,決議合併深、淺文理譯本的翻譯小組,從中選出五名譯者完成了舊約文理本的翻譯。合併文理譯本全書出版於1919年。此譯本的翻譯根據為《英國修訂譯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
官話和合本是1890年上海傳教士大會通過翻譯的第三個譯本,此譯本的新約出版於1906年,新舊約全書於1919年出版,並流通於中國南北各省及沿岸地區。五位譯者為:狄考文(C.W. Mateer)、富善(C. Goodrich)、鮑康寧(F.W. Baller)、歐文(G. Owen)、鹿依士(S. Lewis),翻譯根據為《英國修訂譯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二十年後,此譯本更取代了其他譯本的地位,成為中國教會所採用的唯一譯本。
狄考文屬美國長老會,委派往中國宣教及翻譯聖經,他是該翻譯委員會的會長。他辛勞完成了新約及部分舊約的翻譯,隨後即染病離世。在狄考文逝世後,美國公理會的富善繼任為翻譯委員會會長。富善是五位譯者中唯一能在世見證和合本出版的人。《官話和合本》的新約於1906年出版,舊約定本至1919年開始印行。
《官話和合本》後來改稱《國語和合本》(簡稱《和合本》)。《和合本》的出現為中國教會開拓了語體文譯經的新紀元,出版二十年後,成為中國教會最通用的譯本。
自十九世紀初入華宣教後,除了為中國人翻譯文言及官話聖經,傳教士們也致力於進行地方性的譯經工作。方言聖經有時用漢字譯成,有時用羅馬字拼音譯寫。本計劃主要介紹粵方言聖經的翻譯歷程。
粵語聖經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翻譯並出版,直到二十世紀慢慢被人遺忘。粵語聖經以三種不同的形式出版:一、漢字版;二、羅馬拼音版;三、中西版(粵英雙語版)。
初期從事翻譯粵語聖經的都是個別的宣教士。最初出版粵語聖經的是美國長老會牧師丕思業(C. F. Preston)。他於1862年編譯《馬太福音》以及《約翰福音》,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而1868年來嶺南地區的宣教士組織委員會,決定以《公認經文》為翻譯基礎,共同翻譯粵語聖經,最初由美北長老會牧師丕思業、英國循道會牧師俾士(G. Piercy),及德國禮賢會牧師公孫惠(A. Krolczyk)三位負責。1871年出版《路加福音傳》之後,新約其他書卷都以單行本形式出版,如《馬可福音傳》(1872年)、《馬太福音傳》(1873年)等。他們翻譯的版本當時被稱為Union Version(按:不同於現在所說的「和合本」。可稱之為「聯合版」)。粵語漢字聯合版《路加福音》參考了1867年的拼音版。1873年聯合版四福音和《使徒行傳》釘裝在一起出版,成為聯合版新約聖經「上卷」。聯合版《羅馬書》到《啟示錄》主要由美北長老會牧師哈巴安德(A. P. Happer)、那夏禮(H. V. Noyes)、及香便文(B. C. Henry)負責翻譯,1886年完成「下卷」。另外,俾士也獨自翻譯新約聖經「下卷」,1877年以個人名義出版。
1895年,整本新約聖經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神版),而英國聖經公會也將聯合版「上卷」和俾士1877年版「下卷」編成一本(上帝版),其中較為有名的版本是1906年由禮賢會牧師葉道勝(I. G. Genähr)和倫敦傳道會濟會堂長老區鳳墀修訂的《新約全書》。1919年《和合本》出版後,粵語聖經也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剛開始,粵語聖經用比較通俗的口語翻譯,但後來慢慢改用典雅的書面語,句式也經常向《和合本》靠攏,可見粵語書面語的發展方向。
舊約方面,1873年俾士完成翻譯《創世紀》,後來由美南浸信會牧師紀好弼(R. H. Graves)、那夏禮、香便文進行修改並在1887年出版。1876年,倫敦傳道會牧師赫清臣(A. B. Hutchinson)翻譯《詩篇》,而紀好弼也在1884年翻譯並出版《詩篇》。舊約的其他部份都由那夏禮和香便文負責翻譯,到1894年全部完成。新約和舊約經過幾次修改之後終於合釘,1907年以《舊新約全書》的名稱由英國聖經公會出版。1919年《官話和合本》出版之後,粵語聖經曾經進行較大的修訂。1959年,香港聖經公出版《廣東話新舊約全書》。此書是1927年版粵語聖經的重印。後來香港聖經公會進行全面更新,在1997年用現代粵語出版了《新廣東話聖經》,2006年重印。
1867年,由禮賢會傳教士W. Louis(呂威廉)翻譯、E. Faber(花之安)音譯的粵語羅馬字版《路加福音》面世,此書根據Lepsius系統(「列普修斯」標準字母拼音方案)翻譯而成,在香港由英國聖經公會出版。隨後,1892年,羅馬字版《馬可福音》由上海聖經公會在R. H. Graves(紀好弼)等指導下出版。此本採用的粵語羅馬拼音系統不是「列普修斯」,而是嶺南傳教士共同開發的「標準羅馬方案」,此後的羅馬字版聖經一律採用此方案。
羅馬字版的完整粵語聖經則由北海中華聖公會於1906年出版,被稱為「北海」譯本。其中舊約根據美國聖經公會的廣州話譯本音譯,新約根據包約翰 (J.S. Burdon)和白漢理(H. Blodget)翻譯的淺文言譯本音譯。1913年,羅馬字版新約由上海英國聖經公會出版並在橫濱印刷,譯者為W.E.H. Hipwell(葉惠露)伉儷。另外,1915年,上海英國聖經公會出版並在橫濱印刷了由K.I Hipwell(葉惠露妻子)以羅馬字備的新版本聖經。
第一本粵語中西字新約單行本著作是《路加傳福音書》(The Gospel by Luke English and Canton Colloquial),1886年由上海大美國聖經會出版。1899年,大美國聖經會亦出版了由Horder夫人編譯的粵語中西字版《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in English and Cantonese),及由Beauchamp夫人與Horder夫人編譯《馬可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 English and Cantonese)。1900年,大美國聖經會出版了粵語中西字版路加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Luke in English and Cantonese),及約翰傳福音書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in English and Cantonese)。同年,美國長老會出版了中西字版的使徒行傳(Acts)。 而第一本新約聖書 (The New Testament: Cantonese and English)於1903年由大英國聖書公會及大美國聖經會出版。
參考書目
Broomhall, M. 1934. The Bible in China. London: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Spillett, H.W. 1975. A Catalogue of Scriptures in the languages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London: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Wylie, Alexander. 1867.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Shang Ha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中文聖經新譯會 1986 《中文聖經翻譯小史》香港:天道書樓
片岡新、李燕萍 2009 〈十九世紀末一個承先啟後的粵語羅馬拼音系統:標準羅馬方案〉,載錢志安(編)《粵語跨學科研究:第十三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231-244頁,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環球聖經公會 2014 《圖解中文聖經譯本》香港:天道書樓。
唐子明 2018 《啟示與文字 : 中文聖經翻譯的故事(1807-1919)》香港 : 天道書樓。
蔡錦圖 2018 《聖經在中國》香港 : 道風書社。
片岡新. 2021. 〈建立《早期粵語聖經資料庫》:粵語聖經的數碼人文學研究〉,《中國語文通訊》,100(2),213-228
片岡新. 2022. 〈自上帝說粵語以來:粵語聖經的歷史與演變〉,《漢學研究通訊》,41(1),1-20
片岡新和李燕萍. 2022. 《晚清民初歐美傳教士書寫的廣東話作品》香港: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